首页

女王的脚奴完整视频

时间:2025-05-23 10:15:23 作者:渝港围绕现代服务业签订7个合作项目 浏览量:19048

  中新社武汉4月23日电 题:聚焦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发  快舟火箭发力新赛道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张芹

  创造“8战8捷”的发射佳绩、7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通过长程热试车考核、可重复使用技术试验箭完成垂直起降试验……近年来,快舟系列火箭发射履约能力持续提升,并在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发的新赛道上持续发力。

  在2024年“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武汉市新洲区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了解快舟系列火箭研发的最新进展。

2018年9月29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将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供图)

  积跬步:快舟系列火箭累计发射31次

  积跬步,以至苍穹。截至目前,快舟系列火箭是中国发射次数和连续成功次数最多的固体运载火箭,累计发射次数达31次。

  当前,快舟系列火箭投入商业运营的共有快舟一号甲和快舟十一号两款型号。快舟一号甲火箭已完成26次发射,将5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快舟十一号火箭已于2022年成功完成发射。

  值得一提的是,快舟一号甲火箭曾创造“一次进场、18天4捷”的发射新纪录。2024年1月11日,快舟一号甲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天行一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该型火箭18天内在同一发射场连续第4次发射成功,凸显了快舟火箭一系列发展变革取得突破。

  “一次进场、18天4捷”的实现,也标志着快舟火箭正式迈入批量生产、批量总装、组批发射的产业化“快频”发射阶段。而快舟火箭“快”人一步的背后是发射履约能力的持续提升。

  2016年,快舟系列火箭的研制方——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签下首个商业发射服务合同。当年的合作模式主要采用签约一单、生产一发、履约一次的“零售”方式。如今,该公司正向着产业化批量生产模式转型,通过提前投产、滚动批产、批量总装火箭通用化部分,提供“货架”火箭产品,更好地满足卫星客户急迫的组网需求。

  “批量投产、先产再签、有备无患,订单一来,只用进行定制化部分设计和生产即可,从供给方式上大大缩减履约时长,提升发射服务效率。”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少君说。

  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快舟一号甲火箭副总指挥赵爽向记者透露,今年快舟系列运载火箭计划完成8-10次发射任务,发射卫星数量预计将超过30颗,目前已成功完成2次发射任务。

  迈大步:聚焦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发

  近年来,面对未来市场大规模、密集的星座组网需求,为解决低成本、高频次进入空间难题,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在持续强化固体运载火箭技术发展的同时,正加快布局新一代液体火箭,突破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关键核心技术。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已与湖北省联合成立航天液体动力湖北工程研究中心,不断提升液体发动机冷态试验和热试验能力,各项关键技术验证正稳步推进。

  2023年11月,由快舟火箭团队自主研发的7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顺利完成200秒全系统长程热试车。时隔不久,该型发动机又圆满完成多次启动、变推、额定等多工况热试车考核,实现了多项技术指标的验证。

  “试验飞行时间22秒,空中悬停9秒,悬停高度精度0.15米,试验箭着陆姿态平稳,着陆位置精确,箭体状态良好。”2024年1月,快舟团队再传捷报,快舟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试验箭顺利完成垂直起降试验,实现了新的跨越。

  赵爽表示,目前该公司正在开展公里级回收飞行试验产品研制,试验箭采用7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作为主动力,计划于今年完成飞行试验。

  在原有火箭型号的基础上,快舟火箭团队勇于“迈大步”,实现了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着陆技术领域的多项突破,正积极抢占未来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制高点。(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微盘股急跌重演2月“量化危机”?百亿量化私募管理人:这次不一样

一位家住甘肃白银的网友告诉记者,他在25日上午从网上下单了锦旗送到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派出所,“我一直在关注这个事情,今天看到很多网友都在给这位民警送锦旗,所以我也想送一面,因为我也有孩子,希望可以为王所长发声,抵制校园霸凌。”这位网友表示,由于不知道王副所长的电话,他到时候会让快递小哥直接将包裹拆了放在值班室。

重庆万州:高温之下护“水中大熊猫”畅游长江

“‘一项目一策’倒排工期、明确节点、落实责任,做到应开尽开、能开早开!”广州市发改委主任李海洲也感受到了催征的鼓点。他表示,广州将大力推进1593个重点项目“攻城拔寨”,聚焦219个新开工项目集中攻坚。

发现间谍疑情如何举报?巩固安全防线 一图详解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浙江正在推动科学家、企业家和金融家跨界融通,通过搭建“握手”通道,壮大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桂黔民众庆瑶年 推动 “南丹·荔波·环江”旅游跨界融合发展

海风“吹”来新产业(经济新方位·能源新业态)

主导这一活动的马来西亚国家团结部30日发布声明,呼吁马来西亚民众不分种族、宗教和文化背景,都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并在发布社交媒体时加上“Perpaduan Melalui Pembacaan”为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